文化交融 生活交汇

——攀枝花各民族群众绘就和美幸福画卷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23-10-0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作为移民城市的攀枝花,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发展,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文化交融,生活交汇,绘就一幅和美幸福的美好画卷。

  融合 各民族群众志愿服务

  近日,西区清香坪街道路南社区,“榴小籽”志愿队回族队员马焕兰正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入户,宣传燃气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知识。“通过我们的服务,将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马焕兰笑着说。

  “榴小籽”志愿队是一支社区各民族群众以彝族妈妈陆学英为榜样组成的服务队伍,参与社区管理、环境卫生、服务群众等,目前在册志愿者已达260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0小时。

  路南社区共有彝族、傣族、土家族等19个少数民族。社区为各民族居民搭建起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平台,使他们成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社区治理方式从 原来的单纯管理转变为多方协同参与,实现了社区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社区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生活美满幸福。

  路南社区党委副书记廖香娇表示,通过搭建平台,带动365体育滚球: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促进辖区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传承 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

  生活团结互助,精神交流融合。仁和区平地镇彝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在平地镇中心学校,每天大课间,孩子们便跳起由彝族非遗“羊皮鼓舞”改编而来的课间操 《彝风鼓韵》。节奏明快的鼓点、敏捷矫健的舞姿,“操”与“舞”深度融合,民族艺术氛围浓厚,实现了“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传承”。

  “我是彝族孩子,彝族的羊皮鼓舞和彝绣、乐器都非常有名。”平地镇中心学校学生盛桦源表示,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把彝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不止大课间,平地镇中心学校还把谈经古乐、俚濮彝绣等特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中,开展了月琴、三弦、扬琴、阮等10个民乐社团活动,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谈经古乐”,创建了“彝绣工作坊”,在继承彝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彝族刺绣的多样性、创新性。彝族璀璨的歌舞、民乐、民间工艺等走进校园,孩子们 “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

  平地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张茂丽说,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在多彩的民族文化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学校建成师生学习生活的乡村温馨校园和共 同成长的幸福家园。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欢乐金钱棒”民族课间操改革、“彝脉相承”党建品牌建设等工作,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 性发展。

  目前,全市已保护、传承“谈经古 乐”“傈僳族刺绣技艺”等非遗传统文化项目,促进各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互鉴。各民族人民群众团结互助、和谐友善,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 范县(区)3个、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2个、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69个、全市民族团 结进步教育基地16个。(杨禄金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岳蕾娅 张建玲)

审核: 雷雨阳   责任编辑: 伍家秀